本文共 148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图为车站行车指挥中心“信号楼”。 苏志刚 摄
中新网广元1月30日电 题:宝成铁路上四等小站的春运
作者 王鹏 张鑫蕾
“每天列车呼啸而过,可能不会有旅客注意到我们这样的小站存在,但是作为幕后工作者,我们要站好每班岗,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畅通。”临近春节,位于宝成铁路上的四等小站竹园坝虽无客车停靠,但站长俸荣辉和同事却忙得“马不停蹄”,在他看来,小站也有小站的坚守和风骨。
图为车站站长俸荣辉查看车站年货准备情况。 苏志刚 摄
竹园坝车站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竹园镇。车站建于1955年,是宝成铁路上的一个四等小站,车站前后都是长长的隧道,四周高山围绕,这里没有客运业务,主要担负着来往客运和货运列车的会让指挥、调车作业、货物到发、监控施工、司机送餐、自然灾害应急排险等任务。
小站虽小,但地处宝成铁路大动脉上,扼整条铁路线咽喉,一旦行车组织不畅,便会影响整条线路的安全畅通。小站每天当班只有6名职工,日复一日地守护4条铁轨。
图为车站助理值班员标准化作业,认真监视列车运行。 苏志刚 摄
位于车站一楼的信号楼是铁路“神经中枢”,在竹园坝车站负责的线路区域内,无论列车前进、减速,还是停止或让道,所有运行指令都要靠信号楼里的设备来传输。因此,值班人员必须每分每秒都坚守在岗位上。即便吃饭,也是由炊事员将饭菜送到值班岗位上。大家轮流倒班,坚守在信号楼,一天24小时“无缝衔接”。
“两道通过信号好了。”助理值班员杨勇正在接车点确认旅客列车T8次的通过进路。冬季气候寒冷,山谷中的车站风很大,列车通过时寒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一样。杨勇全神贯注地监视列车运行,顾不得揉一揉冻得发僵的耳朵。“车站一昼夜要接发200列左右列车,列车密度大时,几分钟就要接一列,必须保持精力集中,困了我们就用冷水洗把脸。”
夜幕降临,周围逐渐安静下来,小站却开始忙碌。调车作业计划已下达,值夜班的连结员易小勇整理好了自己的防寒服,“夜班一出去作业往往就要在室外呆四五个小时,扒在机车上就更冷了,必须多穿点衣服。”
图为给道岔上油作业完毕后,车站工作人员集体收工返回车站。 苏志刚 摄
记者问到这么辛苦是否值得时,易小勇爽朗地笑了,“我们虽然不运输旅客,但是想到大山里的木耳、香菇等年货以及电煤、矿产等物资是通过我们手里的一勾勾活编组集结在一起,然后运送到全国,就觉得特别有意义。”
俸荣辉是车站站长,从连结员、助理值班员、值班员、副站长到站长,33年过去了,经历过数不清的迎来送往,当初的青年现在已是两鬓斑白。今年将是俸荣辉工作以来在车站度过的第25个春节。
俸荣辉知道,车站小、人少,工作“枯燥、单调、寂寞”,只有留住职工的心,才能同心协力共同确保运输安全。值完夜班做好交接后,俸荣辉来到了车站的小菜园。小菜园里种着萝卜、白菜、小葱、生姜等农作物,周围挂满了职工和家属们一起制作的腊肉香肠。
因要不间断接发列车,信号楼的工作人员吃饭也不能离开岗位,只能利用接车间隙匆忙吃上几口饭。 苏志刚 摄
俸荣辉告诉记者,以前车站吃菜非常困难,于是他就和职工一起,将站房旁边的建筑碎石捡出去,从几公里外的地方背土回填做成菜地,如今这几块小菜地能完全解决站里人的吃菜问题。“春节期间,我们大家在这里也能吃个热热闹闹的年夜饭。”
2018年4月到12月,俸荣辉和家人一起团聚的机会仅有7次,因防洪、重点运输等工作不能离站,回家次数平均一个月不到一次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已经跟家人说好了,等大年初三值完班就回老家看父母。谈及工作,俸荣辉感慨地说:“每当列车从山谷中安全通过,大伙心中无不感到自豪,更为自己的坚守感到值得。”(完)
转载地址:http://kgiuo.baihongyu.com/